创刊于1987年, 双月刊
主管:

江西理工大学

主办: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ISSN:1674-9669
CN:36-1311/TF
CODEN YJKYA9

脉冲-红外吸收法测定氟化稀土中的氧量

邝静, 林庆

邝静, 林庆. 脉冲-红外吸收法测定氟化稀土中的氧量[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0, 24(1): 43-45.
引用本文: 邝静, 林庆. 脉冲-红外吸收法测定氟化稀土中的氧量[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0, 24(1): 43-45.
KUANG Jing, LIN Qing.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Content in Fluorinated Rare Earth by Pulse-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J]. 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24(1): 43-45.
Citation: KUANG Jing, LIN Qing.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Content in Fluorinated Rare Earth by Pulse-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J]. 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24(1): 43-45.

脉冲-红外吸收法测定氟化稀土中的氧量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邝静(1970-),女,工程师

  • 中图分类号: O657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Content in Fluorinated Rare Earth by Pulse-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 摘要: 采用脉冲-红外吸收法测定氟化稀土中氧的质量分数.实验确定了测定氧量的最佳分析条件:采用石墨坩埚,以镍箔为助熔剂,在“6.0kW/25s”的最佳条件下进行定量分析.回收率达到103.45%~105.9%,相对标准偏差为3.98%~5.69%.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termination of mass fraction of oxygen in fluorinated rare earth by puls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experiments showed the following optimized conditions: graphite crucibles as vessel and nickel foil as flux in 6.0kW/25s.The recovery rate reached 103.45% ~ 105.9%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alls between 3.98% and 5.69%.
  • 金属中氧的测定已有不少成熟的方法[1-3],但是氟化稀土粉末样品中测定氧的方法还不见报道.稀土氟化物是制取稀土金属的直接原料,稀土氟化物中氧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稀土金属的质量,利用日本HORIBA公司EMGA-620W氧氮分析仪, 采用国产石墨坩埚,以镍箔为助熔剂,通过分析研究,成功的解决了氟化稀土中氧的测定.

    EMGA-620W氧氮分析仪(日本HORIBA公司).仪器工作条件见表 1.

    表  1  仪器工作条件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脉冲加热炉功率:不小于7 kW;灵敏度:1μg/g.

    氧化铜;石英棉;无水高氯酸镁;碱石棉;光谱纯石墨坩埚;冰乙酸-硝酸-盐酸混合液:500 mL冰乙酸(密度1.05 g/mL),187 mL硝酸(密度1.42 g/ mL),与盐酸10 mL (密度1.19 g/mL)混匀.

    镍箔:将镍箔置于冰乙酸-硝酸-盐酸混合液中常温浸泡15 min后,在冷水流中冲洗2-3 min,再在丙酮中清洗,用冷风干燥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表 1确定的条件,准备好仪器.对可能影响氟化稀土中氧元素含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条件实验,选择最佳分析条件.称取0.1 g样品封闭于镍箔中,投入已脱好气的石墨坩埚中,在“6.0 kW/25s”的最佳条件下抽取出CO2进行红外定量分析.

    石墨坩埚是空白的主要来源之一,当脱气功率大于5.5 kW时,空白值比较低并且稳定[4].为使脱气时间和分析时间一致,选择脱气功率为5.5 kW,脱气时间为25 s.镍箔经过预处理干净后按实验方法测定ω (O),结果分别为0.0016%,0.0020%,0.0018%,0.0019%,0.0016%,0.0017%,平均值为0.0018%.助熔剂的空白值低并且稳定,可以满足测定要求.

    以1 g镍箔为助熔剂,探讨镍箔与样品量的合适比例,结果见表 2.

    表  2  助熔剂用量试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当镍箔量在样品量的7~20倍范围内测定结果稳定,试样中的氧提取完全,析出曲线平稳.

    加热功率是影响试样中熔融氧完全释放的关键因素[5-7].加热功率较低时,试样中的氧释放不完全,加热功率越高时,样品中的氧越易释放.但加热功率太高,坩埚的石墨挥发严重,容易造成结果偏低.选一氟化镝样品进行试验,对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称样量按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表安排[8],试验结果及其分析列于表 3.

    表  3  氟化镝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选择的三因素中,加热功率、称样量影响较大,加热时间影响最小.氟化镝的加热提取条件以“6.0kW/25s”为最佳.

    对氟化铽,氟化钬,氟化钆等氟化稀土分别做了最佳提取条件试验,试验结果及结果的分析分别见表 4表 5表 6.

    表  4  氟化铽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5  氟化钬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6  氟化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其中每个因素的2个水平差别不大,可任取其中之一.

    结果表明,加热功率为6.0 kW较好,加热时间可选其中之一.

    结果表明,加热功率为6.0 kW,加热时间为25 s的提取条件更佳.

    综合上述试验结论,氟化稀土测氧的提取条件为“6.0kW/25s”.

    用上述试验选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以DyF3,TbF3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 7.

    表  7  精密度试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 取日本标准样品SS-1-30(氧含量为440.3×10-6) 0.4987 g和经过多次测定有分析结果的DyF3样品0.0946 g,用镍箔包裹,按分析步骤测其氧质量分数为0.085809%,计算标准回收率.

    (2) 取日本标准样品SS-1-30(氧含量为440.3×10-6) 0.4980 g和经过多次测定有分析结果的TbF3样品0.0816 g,用镍箔包裹,按分析步骤测其氧质量分数为0.062486%,计算标准回收率,见表 8.

    表  8  标准回收试验数据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3) 不同单位、不同方法之间的对比试验见表 9.

    表  9  不同单位、不同方法之间对比试验数据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 表  1   仪器工作条件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助熔剂用量试验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氟化镝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氟化铽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5   氟化钬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6   氟化中氧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

    下载: 导出CSV

    表  7   精密度试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8   标准回收试验数据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9   不同单位、不同方法之间对比试验数据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1] GB/T12690. 4-200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法氧氮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脉冲热导法[S].
    [2] 王峰, 杨红忠.脉冲红外法测定钼半分中氧含量及其分量研究[J].稀有金属, 2003, 27(1):205-20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3&filename=ZXJS200301054&v=MDM4MzlBUHpYQmZiRzRIdExNcm85QVl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JlWmVSdEZ5L2dXN3Y=
    [3] 王剑秋, 钱铭, 周海收, 等.脉冲惰性熔化法同时测定金属中氧氮[J].分析试验室, 1998, 17(5):75-77.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9899&filename=FXSY805.021&v=MjEzNzJyWTRxRjU0T2ZnZzV6aEFVNGpoNE9YNlRySDAzZWJPVFJMaWRaZWRwRXlubFVRPT1JelhZZDd1NEc4L00=
    [4] 卞敏, 李英秋, 刘钧.脉冲熔融红外法测定钽、钨涂层中的氧[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08, 30(1):61-6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8&filename=HXFS200801011&v=MjM0MTNvOUVaW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wyZVplUnRGeS9oVXJ6TUxUWE5mYkc0SHRuTXI=
    [5] 朱跃进.金属气体分析进展[J].冶金分析, 2003, 23(2):11-13.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0&CurRec=3&recid=&FileName=YJFX199906011&DbName=CJFD9899&DbCode=CJFQ&yx=&pr=&URLID=
    [6] 何季麟.钽铌工业的进步与展望[J].稀有金属, 2003, 27(1):23-27.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xyjs200301004
    [7] 张之翔.金属中氧的测定[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3, 22(2): 62-6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9093&filename=COSE199302012&v=MTIwMDU3S3hGOUxNclk5RVpv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JlWmVSdEZ5L2hVNzdCSmlMWWE=
    [8] 张瑴.岩石矿物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6.
表(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5
  • HTML全文浏览量:  44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12-23
  • 发布日期:  2010-03-20
  • 刊出日期:  2010-02-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