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87年, 双月刊
主管:

江西理工大学

主办: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ISSN:1674-9669
CN:36-1311/TF
CODEN YJKYA9

分级-重-浮-磁流程选别大吉山钨细泥的研究

彭劲松

彭劲松. 分级-重-浮-磁流程选别大吉山钨细泥的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2): 18-23.
引用本文: 彭劲松. 分级-重-浮-磁流程选别大吉山钨细泥的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2): 18-23.

分级-重-浮-磁流程选别大吉山钨细泥的研究

  • 摘要: 本文阐述了大吉山混合细泥(原生和次生细泥)的生产现状,应用分级、重,浮、磁流程的小型试验及工业生产试验所获得的选矿技术指标。本工艺一旦全面用于生产实践,将提高钨精矿的质量和回收率,增加矿山的经济效益。
  • 大吉山选厂的钨细泥,由原生和次生两部分组成(简称混合细泥)。由于量大,占原矿石的13—14%,含钨金属量高,占原矿石的12—14% (其中白钨占50%以上),因此,钨细泥的回收在选厂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总回收指标的关键之一。该厂自投产以来,钨细泥回收工艺,曾经过多次较大的改革,各项技术指标虽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现细泥生产流程是:应用水力旋流器分级,摇床选别的单一重选流程。近十年的生产指标是:当混合细泥原矿含WO30.24%时,可获得含WO313%的粗精矿,回收率40%左右,经精选后其回收率仅达28%。其中-30微米粒级,几乎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

    鉴于上述情况,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和大吉山钨矿共同协作,确定以混合细泥为对象,通过分级,重、浮,磁流程的小型试验,获得了精矿含WO369.73%,回收率39.65%,次精矿含WO327.22%,回收率20.4%;合计回收率60.05%。并在选厂进行了工业生产试验,获得了与小型试验相近的结果、钨精矿含WO367.67%,回收率40.812%,次精矿含WO326.355%,回收率13.24%, 合计回收率54.052%;与原生产流程相比,回收率提高25%以上,一旦该试验流程付诸实施,其精矿年产值可增加71万元左右。

    混合细泥中的有用矿物以黑钨矿、白钨矿为主,其次是辉铋矿、辉钼矿、褐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伴生矿物。钨矿物基本呈单体存在,影响钨矿物回收的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电气石、磷灰石和方解石等。混合细泥中,-30微米粒级占细泥量的62%,金属量占69%,其中-10微米的产率占24%,金属量占15.1%.混合细泥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见表 1

    表  1  混合细泥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大吉山钨矿目前细泥处理的生产流程是,二段水力旋流器分级,沉砂用摇床选别,溢流经脱水浓缩后,用弹簧摇床粗选,振摆皮带溜槽精选的单一摇床重选流程,原则流程见图 1,生产指标见表 2, 表 3

    图  1  细泥生产工艺流程
    表  2  1979-1988年细泥生产主要技术指标(%)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1979-1988年细泥精选指标(%)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上述结果表明,细泥的回收率是比较低的,且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金属占有量大的-30微米粒级的回收率仅1.62%,几乎未得到回收,造成回收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1.水力旋流器的工艺参数未能经常保持最佳状态,致使泥砂不分,矿浆流量和浓变不稳,严重影响摇床的分选效果。2.摇床维修,操作管理不善,使得该收回的金属被流失。3.流程结构不够合理,过于简单,是造成精矿质量不髙和回收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实践表明,弹簧摇床选别钨细泥时,其有效的回收粒度下限为40微米,用来处理-30微米的细泥,显然是难以获得高的选矿指标。4.细泥中白钨量占50%以上,但细泥精矿未进行黑、白钨分选,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混合细泥用φ125毫米水力旋流器以30微米为界分级,+30微米粒级用刻槽摇床粗选,粗精矿用浮选脱除硫化矿后,用湿式强磁选机进行黑、白钨分选,分别获得黑、白钨最终精矿。-30微米粒级用φ800×600毫米离心机进行一次粗选和一次精选,其粗精矿再用皮带溜槽精选,获得次精矿,试验原则流程如图 2

    图  2  分级-重-浮-磁实验流程

    混合细泥中,-30微米粒级的产率和金属量分别为62.17%和69.48%,显然这部分金属是难以用摇床回收,因此进行预先分级,以便另行处理。试验采用φ125毫米水力旋流器作分级设备,试验通过主要参数的对比,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沉砂咀8毫米,给矿浓度25%。其分级效果见表 4

    表  4  φ125毫米水力旋流器分级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摇床粗选  从表 4可知,沉砂中-500目粒级仅占13.75%, 绝大部分是摇床选收较好的粒级,因此,试验仍采用刻槽摇床作粗选设备。试验用900×1650毫米玻璃钢刻槽摇床,当给矿品位含WO30.4%时,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作业,可获得粗精矿含WO340%左右,回收率约70%,尾矿品位含WO30.039%的较好指标。

    (2) 浮选脱硫  摇床粗精矿,除含有较多的黄铁矿、磁黄铁矿外,还含有辉铋矿、辉钼矿等矿物,采用全浮硫化矿的方法,既达到综合回收有用金属,又降低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精矿质量。所用的药剂均系硫化矿浮选的常用药剂,如丁基黄药、煤油、硫酸等。试验结果见表 5

    表  5  全浮硫化矿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3) 湿式强磁选  湿磁给矿含WO369%以上,主要由黑钨和白钨两部分组成,为了分别获得黑钨精矿和白钨精矿,试验采用SQC-2-700型湿式强磁场磁选机,当磁场强度为955KA/m,经一次粗选获得的黑钨精矿含WO369%以上,所含杂质元素符合特I类1号标准。白钨精矿含WO368%以上,其杂质元素含量符合一级一类标准,结果见表 6

    表  6  湿式强磁选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为了强化-30微米粒级的回收,试验采用离心选矿机为粗选设备,皮带溜槽为精选设备,组成-30微米粒级的选别工艺。

    (1) 离心选矿机粗选  离心选矿机较之摇床等其它设备,具有处理量大,分选下限粒度细等特点,是目前选别-30微米粒级较适宜的设备。离心机给矿粒度很细,其中-30微米粒级占80.54%,金属量占92.6%,-10微米粒级占32.37%, 其金属量占31.65%。试验采用φ800×600毫米离心选矿机作粗选设备,并对转鼓转速,给矿量,给矿浓度,洗涤水及给矿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比较试验,获得了较佳的工艺参数及试验指标。当给矿含WO30.166%时,可获得粗精矿含WO31.04%,回收率为56.04%,尾矿品位含WO30.08%的指标,其中15微米的粒级回收率达到66.25%以上,10微米的粒级回收率也达到49.71%,可见离心选矿机的选别效果尚好。

    (2) 皮带溜槽精选  -30微米细泥用离心机进行一次粗选和一次精选,精矿品位仍然很低,尚含有相当一部分石英,电气石,磷灰石和方解石等,需要进一步富集。实践表明:皮带溜槽作为-30微米细粒毛钨精矿的精选设备是较为有效的,其回收粒级下限可达10微米左右。同时该设备能较为有效的排除电气石等难选脉石。因此,试验采用皮带溜槽为精选设备,试验对皮带溜槽的速度、倾角、给矿浓度、给矿量和洗涤水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离心机精矿用皮带溜槽一精一扫后,获得的结果见表 7

    表  7  皮带溜槽精选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混合细泥原矿,通过上述分级-重-浮-磁流程的小型试验,最终结果表明,该流程达到了提高钨精矿质量和回收率,扩大综合回收的目的。钨精矿和次精矿的回收率合计可提高至60.05%以上。黑钨精矿质量达到特级I类1号标准,白钨精矿质量达到一级一类标准。硫化矿中的铋、钼可分别进行综合回收。说明了该流程比原生产流程所具有的优越性。

    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在选厂建立了日处理混合细泥原矿50吨的工业生产试验系统。为了确保工业试验的顺利进行,首先强化了细泥归队、脱渣。并对水力旋流器等设备进行了更新、修理和调整。同时,考虑到工业试验流程和生产流程的结合,以缓和资金的支出及设备安装等方面的困难,对工业试验流程作了部分调整。1.+30微米粒级的粗选并入原流程的+74微米和+30微米系统处理,硫化矿浮选并入+60目摇床精矿的浮硫作业,所得的钨精矿暂未用湿式强磁机进行黑、白钨分选。2.根据现厂已有条件和简化生产流程,对-30微米粒级只用离心机进行一粗一精后丢尾。皮带溜槽精矿,增加浮选硫化矿作业。其工业试验结果详列表 8

    表  8  混合细泥全流程工业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从表可知工业试验+30微米粒级的回收率达40.812%,比生产流程的回收率提高了13.712%。-30微米粒级的回收率达13.24%, 比生产流程提高了11.62%, 两者合计提高回收率25.332%, 同时有部分钨精矿可成为优质产品,并为今后扩大铋、银、钼的综合回收提供了原料来源。

    经济效益的比较,以混合细泥入选矿量7万吨/年为基数,并根据所提高的回收率的比值,来计算钨精矿增加的数量和产值,每年可新增加优质精矿34.27吨,低度钨79.39吨,合计113.66吨,按当前国家统一计划价格计算,总产值折合币约71.14万元/年。考虑今后全面投产时,尚需增加设备,改造厂房,将使生产成本有所增加等因素,预计总产值仍可增加50%以上。

    (1) 流程简单,适应性强  该流程用水力旋流器预先将混合细泥分为两部分,即+30微米部分,主要由摇床粗选,浮选脱硫和湿式强磁分选黑白钨。-30微米部分,主要由离心机粗选,皮带溜槽精选,既充分利用了选厂原有设备,又强化了-30微米的回收,同时还扩大了有用金属的综合回收,经工业生产试验的验证,获得了与小型试验相近的选矿指标。

    (2) 回收指标高  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含WO30.24%的混合细泥,可获得含WO367%以上优质精矿,回收率40.812%,比原流程提高13.712%, 以及含WO326%以上的低度钨,回收率13.24%,比原流程提高11.62%以上,两者合计提高回收率25%以上。其中优质钨精矿占53.83%。

    (3) 经济效果显著  该流程全面投产以后,与原流程相比,仅钨精矿每年可增加产值约50万元。如果计入硫化矿中银、铋、钼等的综合回收,其经济效果将更为显著。

    大吉山混合钨细泥量大,品位低,粒度细,矿石性质复杂,用单一摇床选矿方法,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已被长期的生产实践所证实。采用分级-重-浮-磁工艺流程、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提高精矿质量,而且还能够扩大综合回收伴生的银、铋、钼等有用金属。工业生产试验证明,该工艺流程处理混合细泥是可行的,对同类型钨细泥的处理具有参考意义。

  • 图  1   细泥生产工艺流程

    图  2   分级-重-浮-磁实验流程

    表  1   混合细泥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

    下载: 导出CSV

    表  2   1979-1988年细泥生产主要技术指标(%)

    下载: 导出CSV

    表  3   1979-1988年细泥精选指标(%)

    下载: 导出CSV

    表  4   φ125毫米水力旋流器分级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全浮硫化矿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6   湿式强磁选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7   皮带溜槽精选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8   混合细泥全流程工业实验结果(%)

    下载: 导出CSV
图(2)  /  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1991-06-29
  • 刊出日期:  1991-06-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