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酸盐岩矿中的稀土(续)
-
-
0 引言
在矿山生产中中深孔爆破是大中型矿山经常采用的一种落矿方式,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的安全、劳动生产率、作业成本以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某大型黄金矿山的采矿方法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采用中深孔爆破。笔者在设计中结合用户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几种途径。
1 地质概况及采矿方法
某日处理矿石1 700 t的大型黄金矿山,开采的矿床为多阶段成因的角砾岩型金矿床,赋存于含金角砾岩带之中,矿体产状严格受角砾岩体的控制,其垂直延伸为123 m,矿体总体倾角为68~85°,平均厚度35 m,最大厚度60~80 m,属急倾斜厚大矿体。矿石由50余种矿物组成,主要贵金属矿物为自然金,并有少量的锑金矿和微量的银金矿,矿石平均品位为2.05 g/t。矿石由构造角砾岩体和多阶段热液成因的胶结物构成。以钠长角砾岩为主,矿石极度难氧化,湿度小,粉矿有黏性但不结块, 硬度系数为f=8~ 10,稳固性中等,受构造影响,裂隙发育中等。矿石密度2.73 t/m3,松散系数1.6。
采矿方法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矿块结构参数:矿房宽度17 m、矿柱宽度8 m、顶柱6 m、阶段高度50 m、分段高度11 m。用垂直扇形中深孔凿岩落矿,逐次爆破,每次每分段爆3~6排[1](见图 1)。
2 中深孔落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深孔落矿一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块率高,采幅与设计要求差距大,中深孔施工质量差,容易串炮,矿石采不下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生产率低。主要表现在耙矿工效低,大块的二次破碎和处理卡斗时间太多。
(2) 二次爆破材料消耗大。
(3) 贫化损失高。
(4) 安全事故多。由于大块多,二次爆破频繁,增加了爆破事故的隐患和恶化了作业条件。
(5) 采矿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
因此,为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深孔的爆破效果。
3 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几种途径
应用岩石破碎机理及爆破理论,总结各类矿山的实践经验,提出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几种途径。
3.1 创造良好的爆破条件
创造良好的爆破条件,对改善爆破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必须保证第一排深孔落矿的补偿空间系数控制在15%~20%。
(2) 垂直切割自由边界必须大于深孔的孔底端边界,以保证深孔落矿时有完整足够的自由面,以减少夹制性。
(3) 每个深孔既要用雷管主爆,又要用导爆索作辅助起爆,以确保起爆和传爆的可靠性。
(4) 对全部深孔要清洗干净,严格验收,发现不合格深孔要处理,确保每个深孔都能装好药,深孔合格率要达95%以上。
(5) 对爆破器材要严格检查试验,确保质量,有利于提高爆破效率[2]。
3.2 爆破参数的确定
爆破参数的确定主要是指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炮孔密集系数的合理确定。
(1) 最小低抗线。根据岩石爆破作用机理,爆破应力波和爆轰气体是矿岩破碎的原动力。爆破应力波在矿岩中生成裂隙,爆轰气体则扩展矿岩中的已有裂隙和使破碎的矿岩飞离。但应力波的能量是随着距爆源中心距离的增加成指数衰减。其作用区域分为冲击波作用区、压缩波作用区和弹性波作用区,岩石破碎主要发生在冲击波作用区和压缩波作用区,两区的范围为药包半径的10~15倍。在此范围以外的岩体,只能是爆生气体准静态膨胀作功,并使岩体抛掷和坍塌。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多年的经验,确定矿块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为W=1.2 m。
(2) 炮孔密集系数。根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小抵抗线、大孔距”的理论和矿岩爆破破碎机理, 矿岩爆破破坏是受气体推力和反向应力波共同作用结果。当孔底距过小时,炮孔之间的矿体就很薄,在成排炮孔之间造成一个薄弱面,爆破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爆破能沿着炮孔之间的薄弱面大量溢散,形成光面爆破的爆破效应,很快将炮孔之间的矿体击穿,使成排炮孔过早沿着炮孔之间的薄弱面脱落而形成大块。参照以上分析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 矿块爆破的炮孔密集系数取2.0,即最小抵抗线W取1.2 m,炮孔孔底距取2.4 m。
(3) 单位炸药消耗量。单位炸药消耗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矿石爆破性和具体的爆破条件。其确定方法一种是进行爆破试验,选最优值,另一种是用经验公式确定。根据单位炸药消耗量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为0.6 kg/t。
3.3 改进爆破工艺
(1) 起爆微差时间的合理选择。微差爆破能降低爆破的地震效应,具有改善爆破块度、提高爆破质量等方面的作用[3]。但这种作用的关键是微差时间的合理确定。从爆破能量充分利用来看,有的学者从残余应力作用机理出发,认为在微差爆破条件下,先爆药包在岩体内形成了应力状态,它保持到后爆药包爆破, 犹如一个充满气体有内压的瓶子,在外力不大的作用下就炸得粉碎,从而改善爆破块度、提高爆破质量,其推荐的微差时间为5~35 ms。也有学者从岩石相互碰击的作用出发,认为间隔时间一方面应长到足以使前排矿石爆开,为后排爆破创造自由面;另一方面又要短到前排矿石仍在运动中,而后排矿石又爆开了,从而两组运动的矿石在空间发生激烈的碰击, 进行再破碎,减小大块,其推荐的微差时间为20~50 ms。根据以上分析,前5段毫秒延时雷管延时为25 ms,能满足生产需要。
(2) 改进炮孔装药密度。通过多次实验,当装药密度在4.0~4.8 kg/m时,低于炸药性能指标值(5.0~ 5.5 kg/m),而装药返粉率达5%~8%,很明显爆破效果不好。因此,可通过提高装药密度,改进爆破效果[4]。
(3) 加强深孔堵塞。加强堵塞,可使岩石在爆炸气体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不堵塞相比, 堵塞能提高爆破效果10%以上,降低炸药消耗量10%以上。
3.4 改进效果
近几年来中深孔爆破按照以上所述的途径严格组织施工爆破,取得了比较好的爆破效果,中深孔爆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
表 1 矿块中深孔爆破技术经济指标4 结语
从表 1中可以看出,文中所述的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途径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中深孔的工程量偏大,这在以后的设计及生产实践中要进一步优化。因爆破理论的不完善,采用理论公式可能与实际距离过大,而采用经验公式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目前情况下,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从实践中探索出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更接近实际。这要求爆破工作者要大胆引用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为爆破破碎岩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拓宽方向。
-
表 2 REE与y的测定中钙的干扰作用:REE每次取10μg/ml
表 3 标准参考物料中REE的测定结果
表 4 硅酸盐岩矿中REE的测定
表 5 ICP-AES法用于REE的检测限(μg/g)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