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Anti-oxidization of Cuprous Chloride
-
摘要: 采用结晶和包覆的方法处理氯化亚铜,以提高其抗氧化性; 讨论了影响氯化亚铜氧化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较佳的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60℃、时间4h、包覆处理温度40℃、时间4h、包覆处理剂用量为6%为宜。Abstract: The anti-oxidization of cuprous chIoride is improved by the methods of crystallization and coat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xidization of cuprous chIoride are discussed. The resuIts show that the better conditions of formuIation and technicaI are crystaIIization temperature 60℃, 4 hours, reaction temperature 40℃, 4 hours, and the agent of coating 6%.
-
Keywords:
- cuprous chloride /
- anti-oxidization /
- crystallization
-
0 引言
在矿山生产中中深孔爆破是大中型矿山经常采用的一种落矿方式,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的安全、劳动生产率、作业成本以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某大型黄金矿山的采矿方法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采用中深孔爆破。笔者在设计中结合用户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几种途径。
1 地质概况及采矿方法
某日处理矿石1 700 t的大型黄金矿山,开采的矿床为多阶段成因的角砾岩型金矿床,赋存于含金角砾岩带之中,矿体产状严格受角砾岩体的控制,其垂直延伸为123 m,矿体总体倾角为68~85°,平均厚度35 m,最大厚度60~80 m,属急倾斜厚大矿体。矿石由50余种矿物组成,主要贵金属矿物为自然金,并有少量的锑金矿和微量的银金矿,矿石平均品位为2.05 g/t。矿石由构造角砾岩体和多阶段热液成因的胶结物构成。以钠长角砾岩为主,矿石极度难氧化,湿度小,粉矿有黏性但不结块, 硬度系数为f=8~ 10,稳固性中等,受构造影响,裂隙发育中等。矿石密度2.73 t/m3,松散系数1.6。
采矿方法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矿块结构参数:矿房宽度17 m、矿柱宽度8 m、顶柱6 m、阶段高度50 m、分段高度11 m。用垂直扇形中深孔凿岩落矿,逐次爆破,每次每分段爆3~6排[1](见图 1)。
2 中深孔落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深孔落矿一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块率高,采幅与设计要求差距大,中深孔施工质量差,容易串炮,矿石采不下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生产率低。主要表现在耙矿工效低,大块的二次破碎和处理卡斗时间太多。
(2) 二次爆破材料消耗大。
(3) 贫化损失高。
(4) 安全事故多。由于大块多,二次爆破频繁,增加了爆破事故的隐患和恶化了作业条件。
(5) 采矿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
因此,为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深孔的爆破效果。
3 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几种途径
应用岩石破碎机理及爆破理论,总结各类矿山的实践经验,提出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几种途径。
3.1 创造良好的爆破条件
创造良好的爆破条件,对改善爆破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必须保证第一排深孔落矿的补偿空间系数控制在15%~20%。
(2) 垂直切割自由边界必须大于深孔的孔底端边界,以保证深孔落矿时有完整足够的自由面,以减少夹制性。
(3) 每个深孔既要用雷管主爆,又要用导爆索作辅助起爆,以确保起爆和传爆的可靠性。
(4) 对全部深孔要清洗干净,严格验收,发现不合格深孔要处理,确保每个深孔都能装好药,深孔合格率要达95%以上。
(5) 对爆破器材要严格检查试验,确保质量,有利于提高爆破效率[2]。
3.2 爆破参数的确定
爆破参数的确定主要是指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炮孔密集系数的合理确定。
(1) 最小低抗线。根据岩石爆破作用机理,爆破应力波和爆轰气体是矿岩破碎的原动力。爆破应力波在矿岩中生成裂隙,爆轰气体则扩展矿岩中的已有裂隙和使破碎的矿岩飞离。但应力波的能量是随着距爆源中心距离的增加成指数衰减。其作用区域分为冲击波作用区、压缩波作用区和弹性波作用区,岩石破碎主要发生在冲击波作用区和压缩波作用区,两区的范围为药包半径的10~15倍。在此范围以外的岩体,只能是爆生气体准静态膨胀作功,并使岩体抛掷和坍塌。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多年的经验,确定矿块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为W=1.2 m。
(2) 炮孔密集系数。根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小抵抗线、大孔距”的理论和矿岩爆破破碎机理, 矿岩爆破破坏是受气体推力和反向应力波共同作用结果。当孔底距过小时,炮孔之间的矿体就很薄,在成排炮孔之间造成一个薄弱面,爆破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爆破能沿着炮孔之间的薄弱面大量溢散,形成光面爆破的爆破效应,很快将炮孔之间的矿体击穿,使成排炮孔过早沿着炮孔之间的薄弱面脱落而形成大块。参照以上分析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 矿块爆破的炮孔密集系数取2.0,即最小抵抗线W取1.2 m,炮孔孔底距取2.4 m。
(3) 单位炸药消耗量。单位炸药消耗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矿石爆破性和具体的爆破条件。其确定方法一种是进行爆破试验,选最优值,另一种是用经验公式确定。根据单位炸药消耗量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为0.6 kg/t。
3.3 改进爆破工艺
(1) 起爆微差时间的合理选择。微差爆破能降低爆破的地震效应,具有改善爆破块度、提高爆破质量等方面的作用[3]。但这种作用的关键是微差时间的合理确定。从爆破能量充分利用来看,有的学者从残余应力作用机理出发,认为在微差爆破条件下,先爆药包在岩体内形成了应力状态,它保持到后爆药包爆破, 犹如一个充满气体有内压的瓶子,在外力不大的作用下就炸得粉碎,从而改善爆破块度、提高爆破质量,其推荐的微差时间为5~35 ms。也有学者从岩石相互碰击的作用出发,认为间隔时间一方面应长到足以使前排矿石爆开,为后排爆破创造自由面;另一方面又要短到前排矿石仍在运动中,而后排矿石又爆开了,从而两组运动的矿石在空间发生激烈的碰击, 进行再破碎,减小大块,其推荐的微差时间为20~50 ms。根据以上分析,前5段毫秒延时雷管延时为25 ms,能满足生产需要。
(2) 改进炮孔装药密度。通过多次实验,当装药密度在4.0~4.8 kg/m时,低于炸药性能指标值(5.0~ 5.5 kg/m),而装药返粉率达5%~8%,很明显爆破效果不好。因此,可通过提高装药密度,改进爆破效果[4]。
(3) 加强深孔堵塞。加强堵塞,可使岩石在爆炸气体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不堵塞相比, 堵塞能提高爆破效果10%以上,降低炸药消耗量10%以上。
3.4 改进效果
近几年来中深孔爆破按照以上所述的途径严格组织施工爆破,取得了比较好的爆破效果,中深孔爆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
表 1 矿块中深孔爆破技术经济指标4 结语
从表 1中可以看出,文中所述的改善中深孔爆破效果的途径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中深孔的工程量偏大,这在以后的设计及生产实践中要进一步优化。因爆破理论的不完善,采用理论公式可能与实际距离过大,而采用经验公式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目前情况下,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从实践中探索出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更接近实际。这要求爆破工作者要大胆引用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为爆破破碎岩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拓宽方向。
-
表 1 结晶温度和时间对氯化亚铜抗氧化的影响
表 2 包覆处理温度对氯化亚铜抗氧化的影响
表 3 包覆处理量对氯化亚铜抗氧化的影响
表 4 包覆处理时间对氯化亚铜抗氧化的影响
-
[1] [l]王沛喜, 刘积灵, 张玉坤.氯化亚铜制备技术进展与用途[J].中国氯碱, 2002, 11: 17-1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jlgz200211007&dbname=CJFD&dbcode=CJFQ [2] 王箴.化工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 199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