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87年, 双月刊
主管:

江西理工大学

主办: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ISSN:1674-9669
CN:36-1311/TF
CODEN YJKYA9

从铜渣中提取铜银新工艺

刘会莲

刘会莲. 从铜渣中提取铜银新工艺[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1): 12-13.
引用本文: 刘会莲. 从铜渣中提取铜银新工艺[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1): 12-13.

从铜渣中提取铜银新工艺

  •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浮选和酸法处理含铜、银等有价金属的铜浸出渣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
  • 含铜、银等有价金属的硫化铜精矿,经焙烧、浸出得到硫酸铜溶液和铜浸出渣。铜浸出渣进一步浮选得到一种含铜银且化学成分复杂的精矿。然后采用硝酸和饱和食盐水在不同的温度、酸度以及时间等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效果良好。

    铜浸出渣成份及物相分相如下表。

    表  1  化学成分(%)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  铜渣物相分相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选矿工艺流程采用二道粗选、一次精选、二次扫选。将铜渣出渣,磨至-400目占90%,一次粗选时加碳酸钠、丁胺黑药及浮选油,二次粗选时加丁胺黑药及浮选油。经过浮选可获得含Ag4774-5784克/吨。含铜8.83-11.02%的铜银精矿。银的回收率为73.22-76.4%;铜的回收率为35.07-36.8%。

    1.浮选铜银精矿化学成分(见表 3)。

    表  3  铜银精矿化学成分(%)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酸法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1)

    图  1  铜银精矿酸法处理工艺流程

    3.酸法处理原理。铜银精矿在浸出过程中反应机理如下:

    在浸出过程中,Ag+在NaCl的作用下,都以络合物形态进入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铜、银、铋等也有可能形成络合物。

    4.浸出条件及试验结果。分别考査了一次和二次浸出率。一次浸出银的浸出率为3.06-6.3%,而二次浸出银的浸出率为84.27%。银大部分都在二次浸出,所以在浸出过程中,应着重考查二次浸出的技术条件。在浸出过程中,用机械搅拌,电炉加热。将配好的饱和食盐水及硝酸以一定的液固比,倒入精矿,反应结束时再进行过滤,并用饱和食盐水及稀硝酸将渣洗涤。

    (1) 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在浸出过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温度进行浸出。从试验情况看,温度对浸出率具有较大的影响。温度从30℃提高到80℃时,银的浸出率从70%上升到90%。

    (2) 酸度对浸出率的影响。铋随着酸度增加而有所增加,但银增加不显著。

    (3) 时间对铜、银、铋的浸出率影响不大。

    图  2  温度对浸出率影响
    图  3  酸度的影响
    图  4  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4) 综合条件试验及结果。在浸出温度80℃,时间2小时,酸度40克/升,液固比为4:1的条件下,银的浸出率为92.88-94.2%,铜的浸出率大于80%。

    5.铜、银置换。

    用铁置换铜,用铜置换银。所得海棉银品位40-50%。

    1.用硝酸与饱和食盐水直接浸出铜银精矿,银的浸出率可达94%左右,铜的浸出率可达80%以上,铋的浸出率大于90%。

    2.解决了铜浸出渣污染问题,化害为宝。

    3.该工艺过程比较简单,设备制作容易,是综合利用铜渣的一种好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图  1   铜银精矿酸法处理工艺流程

    图  2   温度对浸出率影响

    图  3   酸度的影响

    图  4   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表  1   化学成分(%)

    下载: 导出CSV

    表  2   铜渣物相分相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铜银精矿化学成分(%)

    下载: 导出CSV
图(4)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5
  • HTML全文浏览量:  26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1991-03-29
  • 刊出日期:  1991-03-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