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87年, 双月刊
主管:

江西理工大学

主办: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ISSN:1674-9669
CN:36-1311/TF
CODEN YJKYA9

江西钨矿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及现状

郑继烈

郑继烈. 江西钨矿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及现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1): 35-39.
引用本文: 郑继烈. 江西钨矿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及现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1): 35-39.

江西钨矿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及现状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西钨矿粉尘浓度检测结果, 着重提出了当前11个钨矿在通风防尘工作以及粉尘浓度测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解放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尘毒防治很重视, 多次颁发了治理尘毒的条例、规定、通知和决定。江西钨矿自50年代以来, 为治理尘毒, 改善井下作业条件, 相继建立并完善了矿井机械通风, 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同时, 一些行之有效的防尘技术、措施顺利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各矿粉尘浓度不断下降, 粉尘浓度合格率逐年上升, 根据各矿自测, 1989年, 11个钨矿平均2毫克/米3粉尘浓度合格率达到了89.8%。江西钨矿在治理尘毒危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业生产的发展, 生产摸式也在不断变化, 各矿山都实行了生产任务承包责任制。在新的生产形式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南昌公司为了巩固己有的成绩, 找出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87)(105)号文的精神, 于1988~1989年组织人员对公司所属钨矿山作业面粉尘浓度进行了一次检测。

    这次测定重点是检测井下采场、天井、平巷和切割工作面的凿岩以及装矿、耙矿、卸矿等作业, 选厂则以检测破碎、烘砂、装包等作业为重点。11个钨矿共检测了601个作业点, 其中留矿法采场凿岩102个, 阶段矿房法深孔凿岩硐室8个, 天井、切割凿岩79个, 平巷凿岩118个, 出矿201个, 选厂93个。检测结果见表 1

    表  1  粉尘浓度合格率检测情况一览表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对11个钨矿的粉尘浓度检测, 其结果平均检测合格率为78.2%, 与全国有尘企业粉尘浓度平均合格率只有38.9%的调查资料相比, 要高得多。这表明各矿对通风防尘工作是重视的, 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荡坪钨矿、盘古山钨矿、铁山垅钨矿等通风系统完善, 以风水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坚持得较好, 采场和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防尘标准化, 采场风速大, 排尘快;下垄钨矿重视思想教育工作, 下井人员坚持戴防尘口罩, 严格执行各项防尘制度, 经常冲洗巷道和水沟, 保持巷道壁及工作面干净, 平巷爆破一直坚持采用爆破冲击波开水幕降尘等, 漂塘钨矿凿岩一直坚持全面推广使用黄油润滑, 不仅降低了粉尘浓度, 而且减少了油雾对人体的危害, 天井压入式通风的风筒接至安全棚上, 风筒口加安全防护帽, 对天井掘进通风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这些矿山作业面粉尘浓度合格率都较高。

    井下作业面又以凿岩的粉尘浓度较高, 特别是采场凿岩和天井凿岩, 因此要尽快解决这些作业面凿岩时的防尘问题。

    另外, 选厂的粉尘浓度合格率, 不论自测还是检测, 都明显高于井下作业面粉尘浓度合格率。这表明了各矿选厂的通风防尘工作也是经过一定努力取得的, 如各矿在有尘的作业点都采用了湿式作业、泡沫除尘和密闭抽尘等措施。

    从这次检测可以看到, 少数矿山由于近几年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 粉尘浓度合格率有较大的波动, 与自测有一定差距。

    1.当前各钨矿粉尘浓度合格率低的作业场所仍为留矿法采场凿岩, 如表 2。各矿采场凿岩平均浓度都超过2毫克/米3, 如表 3

    表  2  江西钨矿各作业类型粉尘浓度合格率检测情况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留矿法采场YSP45凿岩机凿岩粉尘浓度检测情况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检测统计得知:留矿法采场作业推广应用综合防尘措施后, 其粉尘平均浓度合格率为63.41%, 而未采用者其粉尘浓度平均合格率只有20.4%。检测时, 有的矿山使用了, 有的矿山没有使用。然而, 从调查了解到, 平时各矿自测几乎都未采用综合防尘措施, 而上报的数字大部分矿山都在50%以上, 最高的达88.9%, 从中也可说明各矿对高尘点采场降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平时自测中是有一定"水分"的。

    2.天井作业的降尘和测尘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各钨矿几乎都采用普通支柱法掘进天井, 凿岩时使用YSP45型高频凿岩机, 该机产尘强度大, 加上天井工作面狭小, 凿岩时粉尘浓度很高。天井掘进, 通风方式大都为单一压入式通风, 风筒口仅接至安全棚下, 新风送不到工作面就拆回排走。即使个别矿山采用安全防护帽将风筒口接至安全棚上, 但由于凿岩机凿岩时岩浆雾化严重, 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仍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2毫克/米3)。近年来, 有些单位进行了天井综合降尘措施试验研究, 粉尘浓度有所下降, 但工人接尘浓度仍高达6~8毫克/米3。各矿在测尘时(包括此次检测), 因受作业空间的限制, 加上测尘细则未明确规定具体位置, 都没有在工作台上测定, 而是在工作台下回风流中任意位置测定, 不少矿山还在平巷测, 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天井作业时的工人接尘状况, 测出的粉尘浓度均偏低。从各矿历年自测资料以及这次检测, 测到的天井粉尘浓度合格率均偏高。因此在试验研究解决天井作业点粉尘浓度高的问题时, 还需同时合理确定测尘位置。

    3.江西钨矿所采用的通风系统和回风网路大多数是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建成的。在当时, 对矿山的正常生产和防尘工作起到了保证作用。随着开采深度向下延伸, 采掘作业面的不断变化, 使一些矿山的通风系统和回风网路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因此近年来, 各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 对系统、主扇装置及其它通风设施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改造和调整,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钨矿山开采年限很长, 上部中段都已采空, 地压活动加剧, 破坏了一些回风道等通风工程, 再加上近几年来通风系统又遭民采破坏, 经费紧缺, 不能及时进行调整、改造。由于通风系统不完善, 造成短路漏风、串联风和循环风, 致使风流含尘量增加。如下垄钨矿樟斗坑口是该矿的主要生产坑口, 薄矿脉群, 有大采小采, 坑道密集, 作业面多, 该坑口主扇系统遭民采破坏严重, 井下到处可见循环风, 炮烟不能迅速排除。为适应薄脉群开采的要求, 目前该矿已提出了建立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的调整改造方案。其它如画眉坳、岿美山、小龙等矿也有类似情况。

    4.许多有效的防尘措施、降尘新技术不能坚持和推广应用。有些矿山实行承包后, 为了节省开支, 该添置和更换的设备材枓不及时更换和添置。溜矿井卸矿喷雾洒水装置、管道生锈堵塞, 工作面不经常清洗, 风筒接头不严密, 风筒破烂、漏风大, 工作面风速达不到排尘风速要求, 造成粉尘浓度高,使本来早已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又重新出现。

    有些降尘新技术如湿润剂除尘技术、采场综合防尘措施等不能推广应用。原因是:多数矿认为, 在采用以往的湿式作业和喷雾洒水措施后, 基本上达到或接近粉尘浓度合格率指标, 如要再进一步控制粉尘会增加投资和成本。其实, 采用新技术后, 如使用GHJ-1型除尘剂,不仅能捕获那些不易被水湿润的微细粉尘, 提高除尘效果, 而且还能提高凿岩速度, 减少矿车中矿石结底程度。由于这些同志没有全面的看问题而只注重使用成本, 使得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非常困难, 影响粉尘浓度降低。

    5.测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数矿山对测尘工作比较重视, 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如漂塘钨矿测尘用的电源原采用井下交流电, 电压随井下设备的开动波动很大, 不稳定, 无法保证采样流量,发现后, 矿安全科很重视, 立即研制了测尘专用电源, 从而保证了采样流量, 并向其它矿推广使用。但从此次检测工作中了解到, 当前测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主要有:

    (1) 测尘技术落后。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 我国目前的测尘仪器在重量、体积、性能及质量等方面有很大差距。而且目前我国的测尘只统计总粉尘浓度, 没有考虑呼吸性粉尘浓度, 因此不能确切地反映粉尘危害的程度。

    (2) 测尘过程中的问题。有许多作业点测尘距离超过国标规定的距离, 而且测尘位置不适当, 测尘时采样流量未及时调节, 流量达不到规程要求。有时流量下降后, 测尘工仍按原流量计算, 因此测得的粉尘浓度大都偏低。

    (3) 在经济承包中, 大部分矿山把粉尘浓度合格率指标与坑口、班组(包括防尘工段和测尘人员)的奖金挂钩, 他们为使奖金及测尘指标都不受影响, 就采取多测低尘点, 所以各矿自测的粉尘浓度合格率有一定"水分", 只不过"水分"程度不同而已。

    6.一些矿山领导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中, 执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重视经济指标而忽视通风防尘工作, 对当前粉尘危害性认识不足, 误认为矽肺发病率已比较低, 发病时间长, 加上矽肺发病率没有列入考核企业的指标, 因此放松了思想教育和对测尘工作的检查指导。个别矿山在通风防尘工作上不愿多花钱, 甚至图省钱, 不愿买防尘效果好的口罩, 现在很多矿山下井人员不戴口罩, 也有的边凿岩边抽烟。近几年来矽肺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 1976年进矿接尘工人已经发现患有矽肺, 这个问题是严重的, 对我们敲了警钟。

    为使江西钨矿通风防尘工作不滑坡, 减少矽尘危害, 保护广大井下工人身体健康, 必须加强通风防尘工作及粉尘浓度监测工作, 特提出以下建议。

    1.各级领导要确实把通风防尘工作象抓生产一样来抓, 不要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把通风防尘和职业病发病率列入考核企业的指标。

    2.加强通风防尘工作的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 加强对测尘人员测尘工作的检查指导, 教育测尘人员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测尘规程, 使测尘工作真正起到检查通风防尘效果的作用。

    3.继续对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工人)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 增强遵守通风防尘制度的自觉性。

    4.坚持推广行之有效的通风防尘技术措施, 积极开展高尘作业点防尘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攻关工作, 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5.积极开展呼吸性粉尘浓度的监测工作, 使测尘工作不仅能反映通风防尘工作管理水平和治理措施的效果, 还能确切地反映粉尘危害程度。

    6.对部分矿山通风防尘工作上存在的重大问题, 上级有关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的逐个帮助解决, 在安防经费上, 要适当给予支持。

  • 表  1   粉尘浓度合格率检测情况一览表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江西钨矿各作业类型粉尘浓度合格率检测情况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留矿法采场YSP45凿岩机凿岩粉尘浓度检测情况

    下载: 导出CSV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
  • HTML全文浏览量:  29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1991-03-29
  • 刊出日期:  1991-03-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