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87年, 双月刊
主管:

江西理工大学

主办: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ISSN:1674-9669
CN:36-1311/TF
CODEN YJKYA9

国外地下采矿方法的新进展(二)— —崩落采矿法

胡际平

胡际平. 国外地下采矿方法的新进展(二)— —崩落采矿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2): 36-42.
引用本文: 胡际平. 国外地下采矿方法的新进展(二)— —崩落采矿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991, 5(2): 36-42.

国外地下采矿方法的新进展(二)— —崩落采矿法

  • 摘要: 文章综述了国外崩落采矿法的发展特点及其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八种新的变型方案,列举了大量实例,为矿山开采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 众所周知,分段崩落和阶段崩落采矿法具有效率高、产量大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地下开采的大型矿床获得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外10个年产矿石1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地下金属矿山,就有8个采用崩落法,由此可见一斑。近些年来,随着无轨采矿的普遍推广和采掘设备的不断革新,崩落采矿法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高效率和高精度深孔凿岩设备相继问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已增至20米,炮孔直径加大到105毫米,采准工程量明显减少,采矿效率进一步提高;

    -苏联创造了在同一水平进行拉底、采矿和出矿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底部结构大为简化,缩短了回采周期,提高了机械化程度,改善了劳动条件;

    -为了减少采准切割工程、降低矿石贫化损失和改善工作面通风条件,成功地试验了无底柱高低分段崩落法;

    -在地压大、埋藏条件复杂的矿床,采用枝状进路逐段回采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美国和智利采取扩大拉底面积、加大放矿漏斗和大型铲运机出矿等措施,在矿岩相当稳固的深部矿体成功地采用了阶段自然崩落法;

    -苏联采用垂直束状炮孔崩矿和振动放矿工艺,使阶段强制崩落法的采矿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

    -根据优化组合原理,瑞典创造了两种行之有效的组合式崩落采矿法:分段留矿崩落法和无底柱阶段自然崩落法;

    -矿石不稳固时,回采进路和底部结构广泛使用金属网和锚喷联合支护,既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又降低了支护成本和维护费用。

    瑞典马尔姆贝格特铁矿矿床赋存在白粒岩和正长片麻岩中,主矿体长约6.5公里,延深600米以上,厚度~100米,倾角~70°。矿石以磁铁矿为主,占85%, 平均含铁60%,矿石机械强度较低。50年代开始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6~8米,主要采矿设备为架式凿岩机配LM—100型装岩机和U3N型风动自行矿车。70年代初期,分段高度和进路水平间距加大到12.5米,进路断面5.5×3.8米,用simba22型双机凿岩台车钻凿φ51毫米的扇形炮孔,台班效率220米,每排8孔,排距1.5~1.8米,总长85米,最深的16米,每米炮孔崩矿8.5~11.5吨。出矿使用Cat980型前装机,平均运距100米。80年代初期,分段髙度和进路间距增至15米,炮孔直径57毫米,排距2米,即使这样,在矿石生产成本中,采准所占的比例仍高达40%。为了提高矿山的竞争能力,只有进一步加大分段高度、减少采准工程量,才能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将分段高度增加到20米,进路间距增至22.5米,进路断面加大到6×4.7米,使采准工程量减少近50%, 矿石成本降低20%左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取了以下措施:

    1.掘进回采进路时,用激光仪定向,用投影仪布孔,用计算机辅助炮孔设计并施行光面爆破,使进路错位从10%减少到2%。实践表明,进路中心线偏离正确位置如大于1.5米,放矿将超出椭球体范围,致使贫化过高。

    2.使用高精度高风压潜孔钻机钻凿φ105毫米的扇形崩矿炮孔,每天可钻孔250米。凿岩台车装有自动接卸钻杆的机构和炮孔调斜装置,炮孔精确度显著提高。过去炮孔直径57毫米,平均孔深15.5米,20%的炮孔底部偏差超过0.85米而穿到前排或后排炮孔内,现在炮孔直径105毫米,平均孔深20米,炮孔排距增至2.5米,只有不到5%的炮孔穿到前排或后排炮孔内。

    3.研制了一套大型装药设备,从眉线起第二排和第三排炮孔预先装药,爆破效果好,几乎没有大于500毫米的大块。

    同以前相比,每米进路崩矿量从1000吨增至2000吨,每米炮孔崩矿量从10吨增至25吨,每排炮孔崩矿量从1900吨增至5000吨,炸药消耗量从0.22公斤/吨提高到0.3公斤/吨。矿山年产矿石870万吨,地下共282人,劳动生产率高达128吨/人班,矿石损失率10%, 贫化率20%。

    苏联基洛夫铁矿矿体厚度45~150米,倾角65°~70°, 目前开采深度800~900米。矿石是有裂隙的针铁矿-赤铁矿,普氏硬度系数5~7, 平均含铁55.7%。上盘是裂隙性石英绢云母片岩,普氏硬度系数8~12, 含铁12%,下盘是裂隙发育的针铁一赤铁板岩,含铁45%。8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向水平或倾斜补偿空间分层崩矿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35~40米。由于底部结构复杂,要在不同水平完成大量采准切割工程,劳动条件差,作业效率低,随着采矿工作向深部发展,地压显现强烈,巷道经常变形,维护费用与日俱增,原先的采矿方法难以为继,因此,改用图 1所示的基洛夫式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图  1  基洛夫铁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1—集矿平巷;2—通风平巷;3—出矿横巷;4—溜矿井;5—凿岩峒室;6—通风天井;7-切割天井;8—切割平巷;9-联络平巷;10—联络横巷。

    阶段高度90米,分段高度30米。在分段内划分50×50米的盘区,盘区底部每隔10~12米布置一条出矿横巷,横巷两侧每隔5米掘进一个凿岩峒室(断面2×2米,用金属支架支护)。将其中几对相邻的峒室贯通,形成4条切割平巷。在每条切割平巷的适当位置,向上打一25米高的切割天井,再从切割平巷向上钻凿扇形炮孔,分排爆破(每排3~5孔,排距2~2.5米),形成5米宽、15~20米长的切割槽。随后,在凿岩峒室用kS-1型潜孔钻机向上钻凿φ105毫米的放射状深炮孔,并沿未来放矿漏斗边界钻凿中深孔。中深孔与深炮孔一道爆破,在大量崩矿的同时,形成放矿漏斗(底柱高约8米)。盘区中央部分的矿石先爆破,留下5米高的顶柱,并在邻接崩落区的两侧留下5~6米厚的临时隔离矿柱。这样可在顶柱和隔离矿柱的保护下,放出50~60%的矿石,基本无贫化。顶柱和隔离矿柱最后爆破。盘区按对角线后退的方式,从下盘朝上盘方向回采。爆下的矿石,从放矿漏斗经出矿横巷用电耙耙至集矿平巷,再运往溜矿井。

    上述在同一水平进行拉底、采矿和出矿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有以下优点:1.底部结构大为简化,千吨采切比从5.9米减为4.9米,受矿水平巷道维护工作量减少50~60%;2.凿岩爆破质量显著提高,每米深孔的崩矿量从15吨增至20吨,每吨矿石的炸药消耗量从0.4公斤减为0.17公斤;3.作业集中,便于管理,盘区回采周期缩短1/6时间,采矿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50%,达到45~60吨/人班,4.矿石损失率从21.1%降至16.8%, 贫化率从6.7%减为6.1%;5.劳动条件明显改善,事故率相应降低。

    目前矿山年产矿石270万吨,矿石成本仅7-8卢布/吨。全矿共有职工68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6.5吨/人班。

    苏联萨拉依尔铅锌矿矿床地质构造复杂,矿体形态多变。围岩是破碎的绢云高岭化石英角斑岩和石英绢云片岩,稳固性差。矿石品位不均,系含矿硅化绢云母化角斑岩,内有石英重晶石细脉和废石夹层,节理发育。矿岩普氏硬度系数6~8。原先采用普通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漏斗放矿,电耙运搬。后来试用图 2所示的无底柱高低分段崩落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图  2  萨拉依尔矿无底柱高低分段崩落法
    1—出矿平巷;2—出矿横巷;3—凿岩横巷;4—护顶矿柱:5—爆下的矿石;6—崩落的废石

    矿块尺寸40×60米,分段总高度20~40米,其中上部高分段12~30米,下部低分段8~10米。回采分条宽16~20米,上分段布置一条凿岩横巷(进路),下分段布置二条出矿横巷,出矿横巷中心距离8~10米,断面4.46×3.05米。稳固性差、服务年限短(0.3~1年)的横巷,用φ18~20毫米、长2.5米的砂浆锚杆支护(锚杆距离0.7×0.5米),再喷一层3~5毫米厚的混凝土。

    在凿岩横巷用HKP-100型潜孔钻机向上钻凿半环形炮孔,孔径100毫米,排距2米,孔底距2.5米。在出矿横巷用Simba11R型单机凿岩台车向上钻凿φ56毫米的扇形炮孔,炮孔排距1.5米,孔底距2米。用风动装药机装填AC—8粒状炸药,用微差电雷管起爆,每次爆二排炮孔,炸药消耗0.35~0.45公斤/吨。大于400毫米的大块率为10~12%,二次破碎炸药消耗0.08—0.1公斤/吨。上分段超前下分段一排炮孔爆破,这样可使放矿椭球体的位置后移,有利于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爆下的矿石,在出矿横巷用G—ST5A型3.6米3铲运机运往溜矿井。新鲜风流从下分段出矿横巷经工作面向上穿过爆堆,流入上分段凿岩横巷,最后汇入回风道。

    同原法相比,采准切割比从每千吨63米3减为52米3, 矿石损失率从11%减为7.5%,贫化率从16.5%减至12%。矿块工人劳动生产率从5米3/人班提高到7.5米3/人班,每吨矿石采矿成本从2.1卢布降低到1.65卢布。

    西德雷欧尼铁矿矿体赋存在石灰石/白云石槽形喀斯特地层中,长约2.8公里,宽约150~350米,厚度数米至50米。上部覆盖层厚约100余米,主要是致密球状结构的上白垩砂层,有时为砂一粘土层。矿石以针铁矿为主,菱铁矿次之,软硬不一,平均含铁42.1%。矿体内常杂有无规律的废石夹层,矿体边缘很不规则。由于产状复杂,地压和涌水大,采用图 3所示的枝状进路逐段回采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图  3  枝状进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1—溜矿井:2—上行斜坡道; 3—下行斜坡道; 4—回采平巷; 5 —通风安全天井。

    分段高度5.5米。在运输平巷两侧划分斜采区,采区中央布置回采平巷。在回采平的一侧开凿进路,在另一侧对进路顶部矿柱和靠近崩落区的矿柱进行回采。两侧的作业交替进行。各采区可同时作业,从矿体边缘后退式回采。凿岩使用SIG单机台车和AM50型部分切割式采矿机,出矿使用1.6米3 铲运机。矿山年产矿石60万吨,地下工效14.2吨,全员劳动生产率12吨/人班。

    上述方法的优点是:1.单分段回采,采空区的崩落物有更充分的时间固结,使顶板压力较小而且分布均匀,巷道维护费用相应 降低; 2.采空区崩落速度不太快,矿石损失和贫化较小;3.泥砂流涌出次数少,生产较安全;4.枝状进路对变化无常的矿体边缘有 较强的适应性,还可绕过废石和贫矿弃之不 采;5.进路较短,回采周期也短,承受的压力不会过大。

    美国亨德森钼矿产于流纹斑岩中,南北长900米,东西宽660米,厚120~240米,顶部覆盖岩层高约520~1120米, 矿石和围岩都较稳固,裂隙很少,岩石质量指数(RQD)为66,单轴抗压强度35~300兆帕,节理频度1~2英尺,小断层和滑面频度1/34英尺,属于较难崩落类型。考虑到以下因素,仍然选用阶段自然崩落法:1.矿体水平面积大,顶部覆盖岩层很厚,在重力作用下,采取扩大拉底面积的方法,矿石也能自行崩落;2.加大放矿漏斗尺寸,并用大型铲运机出矿,可以大大减少卡矿事故。

    阶段高度取120米。如图 4,沿矿体东西方向每24米布置一个盘区,盘区长度即矿体南北向的长度。盘区之间不留矿柱,从两个方向即顺盘区和垂直盘区同时依次连续崩落,使崩落推进线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北西39°, 水平下向38°)。出矿平巷按南北方向布置在盘区之间的交界线上,沿平巷两侧每隔12米设一出矿支巷,支巷的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以保护放矿点。支巷以45°的拐角与平巷连接,以便自行设备顺利通行。拉底平巷位于出矿平巷正上方17米处,二者断面均为3.6×3.7米,顶部略呈拱形,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出矿支巷全部用3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支护,净断面3×3米,在与放矿漏斗相接的眉线处,顶部加厚支护,净高减为2.4米。

    图  4  亨德森钼矿阶段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及炮孔布置

    开凿放矿漏斗和拉底的方法颇为新颖。先在出矿支巷中央部位向上开挖一条12米长、8米高的V形槽,然后从两侧的拉底平巷向下钻凿扩漏炮孔,向上钻凿拉底炮孔,孔径76毫米,排距2米,每排5个下向扇形孔,6~7个上向扇形孔。按图中顺序爆破下向炮孔,孔口留一段不爆。以后再通过爆破上向孔和剩余的下向孔进行拉底,一个顶部直径12米、底部宽4.2米、长12米的大漏斗也同时形成。在拉底范围达到120×120米时,矿石开始自行崩落,并以平均0.27米/日的速度垂直向上发展。为了减少废石混入率,在矿体边缘按18米的垂直距离掘迸预裂平巷,向上开凿1.5米宽的预裂槽。从预裂平巷还可掘进检查巷道,以便观察和了解矿石崩落情况,必要时可打眼放炮,进行局部性强制崩落。

    爆下或崩落的矿石,在出矿支巷用3.8米3铲运机运往分支溜井。分支溜井沿出矿平巷每100米布置一个,铲运机的运距不超过50米,一台浐运机可服务于5~8个出矿支巷。每4个分支溜井汇集为一个主溜井。矿石经主溜井放至主平峒,用电机车运往选矿厂。

    矿山日产矿石2.7万吨,采矿部门共800人,采矿全员劳动生产率高达33吨/人班。

    苏联谢列格什铁矿赋存在辉石-石榴石和硅卡岩中,矿石为细粒与中粒磁铁矿,含铁30~33%,坚硬但有裂隙,围岩稳固,大部分巷道不必支护。过去用阶段空场法开采,深孔凿岩,电耙运搬,闸门放矿,矿块生产能力不超过2万吨/月。后来全部改为连续回采的阶段强制崩落法(图 5),阶段高度70米,矿块走向长~65米,宽~120米。运矿横巷相距27米,在横巷两侧每16米掘进一个振动放矿槽,从放矿槽向上开凿放矿漏斗并进行拉底。同时从上水平向下钻凿深孔,分段爆波形成切割天井。随后,以2~3个炮孔组成的炮孔束进行爆破,将天井扩为6米宽的补偿槽。最后,从上水平钻凿炮孔束(7~9个炮孔组成,炮孔束间距5~6米),以补偿槽为自由面进行大量爆破,顶柱用药室和水平束状炮孔爆破。爆下的矿石用ВДПУ-4TM型振动放矿机装入8吨矿车,用电机车运走。

    图  5  谢列格什铁矿阶段强制崩落法
    1-运矿横巷; 2-振动放矿槽;3-检査巷道;4-扇形炮孔; 5—补偿槽;6—束状深炮孔; 7-凿岩巷道;8-切割天井。

    同以往的方法相比,切割工作量从4.8米/千吨减为2.66米/千吨,炸药消耗从0.87公斤/吨降至0.53公斤/吨,出矿工效从1400吨/人月增至3420吨/人月,地下工效从14.4吨增至25.6吨,矿山工人劳动生产率从13.5吨/人班提高到22.6吨/人班,矿石成本从0.52卢布/吨降至0.22卢布/吨,经济效果显著。

    瑞典基鲁纳铁矿矿体长约4公里,延深2000米,厚度50~150米,平均85米,倾角50°~60°。矿石以磷铁矿为主,坚硬致密,髙磷铁矿和低磷铁矿各占2/3和1/3,含铁60~70%。上盘是不稳固的石英斑岩,下盘是坚固的正长岩。自50年代转为地下开采以来,一直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由于深部地压对进路的危害越来越大,矿石贫化损失日益增加,于1978年开始在一个150米长、100米宽、84米高的区段试验分段留矿崩落法(图 6)。分段高度12米,回采进路垂直走向布置。分段运输平巷位于距矿体下盘10~15米的围岩内,沿分段运输平巷每隔12米掘进回采进路,断面5×4米。

    图  6  基鲁纳铁矿分段留矿崩落法
    1-分段出矿平巷; 2—运输平巷;3—底部放矿水平;4-通风平巷。

    掘进使用Boomerl31型三机凿岩台车,配BBC120F型凿岩机钻凿φ43毫米、深3.2米的平行炮孔,每组45~50个,其中一个掏槽孔扩φ100毫米。每班可钻2~3组炮孔,凿岩工效达360~380米。爆破除底孔用胶质炸药外,均采用铵油炸药,炸药消耗量0.7公斤/吨。回采使用Simba323型三机凿岩台车,配COP131EL型凿岩机向上钻凿φ51毫米的扇形炮孔,台班效率300~360米。炮孔排距1.8米,每排炮孔总长90~100米。用1.5吨风动装药车向孔内装填铵油炸药,用毫秒电雷管起爆,每排炮孔崩矿700吨。每次爆破后,只运出部分矿石,其余的留在采场内。运距小于150米时,用Cat980型3.8米8前装机将矿石运往溜矿井,台班效率600~700吨。运距超过150米,用蟹爪装载机配2台K-162型25吨自卸汽车出矿,三人一组,每班可装运矿石1000~1500吨。

    采完一个分段后,再采下一分段,直到采完最下面的分段。这时,整个采场内充满矿石,随即从底部大量放矿。这一方法兼采留矿法和崩落法之长,其优点是:1.矿石与废石的接触机会大大减少,估计仅为原先的1/30, 加上靠近上盘的矿石最后放出,留下的矿石对上盘能起一定支护作用,贫化率可减少50%或更多;2.在进路内只运出少量矿石,因而进路的回采速度快,需要维护的时间也短,支护费用相应减少;3.底部出矿水平的通风条件较好;4.由于废石混入量大大减少,选矿费用显著降低。

    试验工作历时7年,结果令人满意,矿石贫化率从25%降为10~15%。损失率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扇形炮孔精度不够,破碎质量尚不理想。如使用精度更高的凿岩设备,可减少炮孔偏差,使损失率降到预定指标。

    瑞典马尔姆贝格特铁矿有一保安矿柱,高约160米,宽50~60米,厚30~40米,倾角65°~75°。由于多年未采,上盘地压很大,不宜用分段崩落法开采。为此,试用无底柱阶段自然崩落法。这一方法的实质是,沿下盘和采矿场底部全面切割,使矿石自行崩落,崩下的矿石从下盘各个分段横巷的端部放出,这样便不必在采矿场底部设置放矿漏斗,底部结构相应取消。

    图 7,首先从原有的一个通风斜井内,每隔20米垂直距离掘进分段横巷,接着沿下盘掘进断面22米2的脉内切割平巷,同时用Alimak爬罐掘进二个断面6米2的切割天井,天井间距12米。然后在切割平巷内用BBC—120F型架式凿岩机钻凿与天井平行的深炮孔,孔径51毫米,工效50~65米。装药爆破后,形成150米2的切割槽。底部切割使用Simba22型扇形孔双机台车,台班效率,200米。为了加快放矿速度,最下面二个分段各设4条出矿横巷,用Joy三机台车掘进,工效1.5米。出矿横巷用喷射混凝土支护,部分地区用金属网加固。用Cat98f0型前装机出矿,将矿石卸入溜矿井。出矿工作队, 由21人组成,每天二班作业,使用三台前装机和一台装药车,负责装药、爆破和出矿,工效达250吨,平均每班出矿2500~3000吨。在出矿过程中,由于重视取样分析工作,贫化率仅10~13%,损失率约20%。同该矿分段崩落法相比,出矿品位从49%提高到53.7%,溜井放出矿石的成本从3克朗/吨降为1克朗/吨,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图  7  无底柱阶段自然崩落法
    1—原有斜井;2—分段横巷:3-切割平巷: 4—切割槽:5—拉底;6—出矿横巷。
  • 图  1   基洛夫铁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1—集矿平巷;2—通风平巷;3—出矿横巷;4—溜矿井;5—凿岩峒室;6—通风天井;7-切割天井;8—切割平巷;9-联络平巷;10—联络横巷。

    图  2   萨拉依尔矿无底柱高低分段崩落法

    1—出矿平巷;2—出矿横巷;3—凿岩横巷;4—护顶矿柱:5—爆下的矿石;6—崩落的废石

    图  3   枝状进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1—溜矿井:2—上行斜坡道; 3—下行斜坡道; 4—回采平巷; 5 —通风安全天井。

    图  4   亨德森钼矿阶段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及炮孔布置

    图  5   谢列格什铁矿阶段强制崩落法

    1-运矿横巷; 2-振动放矿槽;3-检査巷道;4-扇形炮孔; 5—补偿槽;6—束状深炮孔; 7-凿岩巷道;8-切割天井。

    图  6   基鲁纳铁矿分段留矿崩落法

    1-分段出矿平巷; 2—运输平巷;3—底部放矿水平;4-通风平巷。

    图  7   无底柱阶段自然崩落法

    1—原有斜井;2—分段横巷:3-切割平巷: 4—切割槽:5—拉底;6—出矿横巷。

图(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4
  • HTML全文浏览量:  41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1991-06-29
  • 刊出日期:  1991-06-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